【廣告】
鋼結構的歷史
鋼結構工程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是現(xiàn)代建筑工程中較普通的結構形式之一。中國是早用鐵制造承重結構的國家,鋼結構工程是以鋼材制作為主的結構。遠在秦始皇時代(公元前246-219年)就已經用鐵做簡單的承重結構,而西方國家在17世紀才開始使用金屬承重結構。公元3-6世紀,聰明勤勞的中國人民就用鐵鏈修建鐵索懸橋,四川瀘定大渡河鐵索橋,云南的元江橋和貴州的盤江橋等都是國早期鐵體承重結構的例子。中國雖然早期在鐵結構方面有的成績,但由于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束縛,科學不發(fā)達,因此,臨時停留于鐵制建筑物的水平。直到19世紀末,中國才開始采用現(xiàn)代化鋼結構。新中國成立后,鋼結構的應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不管在數(shù)量上或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了過去。柱間支撐在廠房設計中一般作為縱向抗側力構件,為框架鋼結構工程提供側剛度和承載力。
鋼結構房屋的特點與優(yōu)點
結構基本上采用的是由冷彎型鋼構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體系,輕鋼構件在封完結構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成了非常堅固的'板肋結構體系',這種結構體系有著更強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適用于抗震烈度為8度以上的地區(qū)。
抗風性:型鋼結構建筑重量輕、強度高、整體剛性好、變形能力強。建筑物自重僅是磚混結構的五分之一,可抵抗每秒70米的颶風,使生命財產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耐久性:輕鋼結構住宅結構全部采用冷彎薄壁鋼構件體系組成,鋼骨采用超級防腐高強冷軋鍍鋅板制造,有效避免鋼板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銹蝕的影響,增加了輕鋼構件的使用壽命。結構壽命可達100年。
保溫性:采用的保溫隔熱材料以玻纖棉為主,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用以外墻的保溫板,有效的避免墻體的 冷橋 現(xiàn)象,達到了更好的保溫效果。100mm左右厚的R15保溫棉熱阻值可相當于1m厚的磚墻。
鋼結構箱梁構件的焊接拼裝
施焊前,焊工應檢查鋼結構焊接部位的組裝次序和表面清理的質量,合格后方能施焊。坡口組裝間隙超過允許偏差規(guī)定時,可在坡扣單側或兩側堆焊、修磨使其符合要求,但當坡口組裝間隙超過較薄板厚度2倍或大于20mm時,不應用堆焊方法增加構件長度。在測量鋼結構箱梁對接中心線時,對于超出中心線允許偏差范圍的,采用調節(jié)環(huán)縫問隙和微調梁段端口方法進行處理,修正消除其中心線超差部分。由于梁段工地拼接與粱段工廠制作匹配預拼裝時受力不一樣,容易使拼接接頭產生錯邊現(xiàn)象,出現(xiàn)錯邊量超過允許偏差,必須進行矯正和調整?!氨?、重”工程的出現(xiàn)凸顯鋼結構領域的建筑及結構設計人員隊伍整體素質亟待提高。
焊接時作業(yè)區(qū)的風速達到或超過8m/s時,應設防風棚或采取其他防風措施;鋼結構焊接作業(yè)區(qū)的相對濕度不得大于90%;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鋼結構廠房上市,取代了以往磚瓦房,那么對于這樣鋼結構廠房來說,它在設計時都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項。當焊接表面潮濕或有冰雪覆蓋時,應采取去濕除潮措施。焊接作業(yè)區(qū)環(huán)境溫度低于0度時,應將焊接區(qū)各方向大于或等于2倍鋼板厚度且不小于100mm范圍內的母材,加熱到20℃以上后方可施焊,且在焊接過程中均不得低于此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