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降低海關查驗的方法
有效開展單據(jù)審核工作
我相信,絕大多數(shù)進出口企業(yè)的關務人員都是獨立工作,制單和審核都是同一人完成本身就是風險源。所以應當采取制單和復核雙崗制的審核流程,這將進一步降低差錯率。
對于申報錯誤的單據(jù)應當及時進行調(diào)整和更改,尤其是申報要素的填寫。抱著僥幸心理進行申報提交,將增大風險。即便順利放行,在后續(xù)海關稽查時,過往單據(jù)的規(guī)范申報率和差錯率也是作為一個重要指標會被海關核驗的。
政策影響
一般國家都會限制進口,鼓勵出口,所以進口征收的費用很高。拿拼箱來說,一般承運人都是將貨量較小的幾單生意裝在一個集裝箱內(nèi),到目的地再拆卸下來。那么他所需的裝卸費用在國內(nèi)外就是不同的。這其中的費用承運人不可能全部承擔,終就會算到海運費里。
無論走哪種運送線路,采用哪些標價方法,采取什么定價方式,成本導向定價法也好,需求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法也好,都不可能使運費為零嗎,不會有一個公司愿意自己吃虧。
老話說得好:“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就覺得自己這是白白得了利潤了?表面上看是退海運費給你,實際上它早已以另一種形式損失掉了。我們來算一筆賬,加入目的港征收高額的提貨費用,或者港口的個性雜費和附加費。那么算算總賬,你很快就會明白了自己到底是賺還是賠!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各位外貿(mào)人在海運貿(mào)易中要多留心,謹慎選擇合作伙伴。特別是在詢價環(huán)節(jié)一定要問清楚海運費、港口雜費和附加費。不能貪圖那一點蠅頭小利就著急與貨代公司簽約,以免出了事花更多的金錢都不一定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