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3D打印比作做一道菜,材料就是菜的原料,設備就是鍋,而建模則是菜譜和制作方法。建模作為3D打印的“大腦”,在成型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正是我們從事計算機圖形學和幾何建模的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因此,計算機圖形學是3D打印中的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在計算機圖形學中,近年來出現大量的有關幾何、結構設計與優(yōu)化的研究,筆者也在這方面做了系列的研究工作,后面會詳述。

新的可移動大型3D打印機可通過手機的跟蹤平臺,將建筑技術擴展到偏遠地區(qū)和環(huán)境惡劣的地區(qū)。麻省理工學院(MIT)仍然在研究機器人3D打印系統,該系統已經能夠在不到14小時內,成功建造直徑50英尺、高12英尺的穹頂建筑。其開發(fā)者指出,該系統可利用多種材料進行“打印”,不但包括混凝土,還包括機器本身在現場挖掘出的土壤,并能夠完成錐形墻及其他結構構件等。

二是印刷速度。
印刷速度是家用與工業(yè)3D打印機之間的另一個重要區(qū)別,由于家用機器成本的限制,多選用16位和32位芯片作為主控芯片,數據處理速度與64位CPU相比,FDM上由于精度的原因,兩者的差別不大,但是SLA技術中,前者的掃描速度高可達1m/秒,后者可達7m-15m/秒。
三、印花支座的設計和脫模質量。
在區(qū)分家用和工業(yè)3D打印機中,打印支承和打印實體可分參數打印的設計為重要。因為工業(yè)機器是應用于實際生產領域,對終打印的效果有很高的可控性標準,不管是FDM還是SLA設備,對于打印過程中的支撐點和實體都是無法區(qū)分的,因此對支撐點的剝離是一種特別不可控制的因素,通常會導致剝離失敗,損壞實體。工業(yè)機器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