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七)、糾紛解決途徑不同
因勞動關系發(fā)生的爭議,必須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員會的仲裁,勞動仲裁是民事訟的前置程序,未經仲裁不得訟勞動關系糾紛適用勞動仲裁前置程序。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fā)生后,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院提起訟”之規(guī)定,因勞動關系產生的糾紛,必須經過勞動仲裁程序,才可起訴至法。
而勞務關系糾紛則無須經過勞動仲裁前置程序,可直接起訴至人院。
(八)、保護時效不同
勞動關系的保護時效一般為一年,由《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進行了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
而勞務關系作為一般民事法律關系,其保護時效一般為兩年,由《民通則》一百三十五條進行了規(guī)定“向人民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注:2017年10月1日實施的《法總則》,時效改為3年)。
建筑工人實名制是指建筑企業(yè)通過單位和施工現場對簽訂勞動合同的建筑工人按真實身信息對其從業(yè)記錄、培訓情況、職業(yè)技能、工作水平和權益保障等進行綜合管理的制度。如果不嘗試轉型,這些群體可能面臨失業(yè)的風險!
一、身無長技的老一輩農民工
在住建部“關于培育新時期建筑產業(yè)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中,
在住建部“關于培育新時期建筑產業(yè)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建立行業(yè)、企業(yè)、院校、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建筑工人職業(yè)教育培訓體系。創(chuàng)新考培模式,技能鑒定機構應充分依托大中型項目開展技能鑒定。企業(yè)應當在工程造價中明確相關費用用于工人技能培訓。
二、勞務派遣發(fā)生傷怎么辦?
如果在勞務派遣工作中受傷。首先,雖然你在用工單位工作,但實際上,你和原來的公司產生勞動關系,用工單位僅是勞務關系。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是有區(qū)別的:勞動關系兩個主體之間不僅存在財產關系還存在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
也就是說,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guī)章制度等。而勞務關系兩個主體之間只存在財產關系,或者說是經濟關系。即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彼此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