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生物能源技術的研究與開發(fā)已成為世界重大熱門課題之一,受到世界0各國與科學家的關注。許多國家都制定了相應開發(fā)研究計劃,如日本的陽光計劃、印度的綠色能源工程、美國的能源農場等,其中生物能源的開發(fā)利用占有相當大的份額。國外很多生物能源技術和裝置已經達到商業(yè)化應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質能源技術相比較,生物質顆粒燃料技術更容易實現大規(guī)模生產和使用。使用生物能源顆粒的方便程度可與燃氣、燃油等能源媲美。以美國、瑞典和奧地利等國為例,生物能源的應用規(guī)模,分別占該國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4%、16%和10%;在美國,生物能源發(fā)電的總裝機容量已超過1MW,單機容量達10~25MW;在歐美,針對一般居民家用的生物質顆粒燃料及配套的高0效清潔燃燒取暖爐灶已非常普及。
湖北紫昂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公司是鄂西北地區(qū)首0家通過環(huán)評和安評生物質生產企業(yè),生產車間10000余平方,擁有各類生產設備30余臺套,月產生物質顆粒5000噸左右。歡迎各企業(yè)主實地考察,來電咨詢!
傳統(tǒng)技術制粒成本高
中國采用的制粒方法均為傳統(tǒng)生產方法,木質顆粒的制粒原理見圖1,它與現有的飼料制粒方式相同,即原料從環(huán)模內部加入,經由壓輥碾壓擠出環(huán)模而成粒狀。其工藝流程見圖2,包括原料烘干、壓制、冷卻、包裝等。該工藝流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首先在顆粒壓制成型過程中,壓強達到50-100MPa,原料在高壓下發(fā)生變形、升溫,溫度可達100℃-120℃,電動機的驅動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第二,原料的濕度要求在12%左右,濕度太高和太低都不能很好成粒,為了達到這個濕度,很多原料要烘干以后才能用于制粒;第三,壓制出來的熱顆粒(顆粒溫度可達95℃-110℃)要冷卻才能進行包裝。后2項工藝消耗的能量在制粒全過程中占25%-35%,加之成型過程中對機器的磨損比較大,所以傳統(tǒng)顆粒成型機的產品制造成本較高。
生物質顆粒燃料專0業(yè)性
生物質顆粒燃料成型是指在務必溫度和壓力作用下,應用生物質顆粒燃料成型機械設備轉換成棒狀、一塊塊或顆粒等成型然料。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基本組織是甲0基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纖維素,她們在適當的溫度(通常為130-350)下可以變松。應用這一特性,用變小成型工業(yè)設備將經熱過敏和粉碎過的其長度在65mm以下,水分含量控制在13~30%范圍內的松散生物質燃料廢料,經給料帶式輸送機將原料送進到料口。依據機床主軸轉動,促進輥子轉動,在髙壓(0.7-1.2)的規(guī)范下,經歷輥子的自轉,靠工業(yè)設備與生物質燃料廢料正中間及其生物質燃料廢料相互間摩擦導致的熱值或外部升溫,使甲0基纖維素、木質纖維素變松。
冷卻:排出生物質時,顆粒燃料的溫度高達80-90°C,結構相對平緩且易碎,因此需要通過逆流冷卻系統(tǒng)。冷卻至室溫后,可將其包裝在倉庫中,或通過皮帶輸送機和升降機發(fā)送到鼓中。倉庫。這套設備配備有冷卻風扇和旋風分離器,可將分離出的粉末返回到先前的過程中進行重新制粒。
篩分:冷卻后,用振動篩篩分顆粒狀燃料,過篩后,篩分破碎的物料,以確保生物質顆粒燃料的質量。篩選的物料返回到先前的過程中進行重新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