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傳統(tǒng)結晶板蛋白質晶體板比較
在20℃時雖然微流控芯片上的結晶條件數(shù)少于24孔結晶板(67 vs 94),但主要是嗜熱菌蛋白酶的結晶條件數(shù)顯著減少,其他4種蛋白在兩種方法上均有相近的結晶條件數(shù),表明微流控芯片能以接近24孔結晶板的效率進行蛋白質結晶篩選.但是,在4℃時微流控芯片與24孔結晶板有60%的結晶條件不同,20℃時有90%的結晶條件不同,這表明目前的這種微流控芯片還不能直接代替?zhèn)鹘y(tǒng)的24孔結晶板,它可以作為蛋白質結晶篩選時的一種補充方式。
蛋白質晶體板結構
蛋白質晶體板晶體中的肌紅蛋白結構會不會與溶液或中的很不一樣?將溶液、和晶體中肌紅蛋白的活性、吸收光譜、α-螺旋含量加以對比,即可打消這個顧慮。另外,海豹的肌紅蛋白和鯨的肌紅蛋白晶型很不一樣,但結構都很一致,從而說明這個具有活性的三級結構的性。血紅蛋白由四條多肽鏈組成,記號為α2β2。它們各與血紅素結合,形成四個亞基。四個亞基聚集在一起的方式稱為四級結構。亞基之間殘基的順序都有些差別,但結構很相似。
蛋白質晶體板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的蛋白質結晶板,包括頂部結晶板和下端結晶板,所述頂部結晶板安裝固定在下端結晶板的上端位置上,所述頂部結晶板的上端中間設置有陣列凹槽,通過結晶板外殼,內部儲槽和滴液凹槽所組成的三孔結晶板可以很好的滿足特定的使用需要,三孔結晶板的結晶板外殼連接在頂部結晶板上,從而可以很好的固定連接住。
獲取蛋白質晶體是蛋白質三維結構解析,藥品生產,自組裝納米體系構建等過程中重要的步驟.例如,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對蛋白質進行三維結構解析時,首先需要通過結晶條件篩選,獲得質量較高的蛋白質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