棧橋以東、太平路北沿,有一座棧橋賓館,原是德國青島大飯店附屬小青島的旅館部,由德國建筑師保爾·弗里德里希設計,為典型德國古典式建筑。而原德國大飯店的主要建筑于1993年拆毀。
青島棧橋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開放式管理,2000年4月1日以后,實行對游人收費的封閉式管理。2003年3月5日開始,青島棧橋重新免費開放[9] 。折疊安全提示平日棧橋上的游客非常多,尤其是各種節(jié)假日,行走在棧橋邊需注意安全,也要保管好自己的物品。海關大樓始建于1992年10月,青島是中國北方的三大海關之一,而且自1997年開始連續(xù)五年監(jiān)管的進出口貨運量名列全國第1一。
中國古代橋梁的建筑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梁史1上的創(chuàng)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公元1171年 南宋乾道七年,知州曾汪,造舟為梁,舟八十有六只,以接江之東西岸,且峙石于中,以繩其勢,根其址,名曰“康濟橋”。這座充滿神奇的大橋,每一個橋墩距今都有幾百年的歷史,從宋代建成一個橋墩到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的格局,前后共延續(xù)了300多年。在古代生產力落后的情況下,在大江上建造這樣的大橋,其難度是超乎人們想象的,故潮州民間便流傳許多“仙佛造橋”的傳說。隋大業(yè)元年(605年)在河南洛陽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橋,是第1一次用鐵鏈聯(lián)結船只架成的浮橋。

當年的黃河浮橋,用24只大船,橫排于黃河之上,船與船之間相距5米,以長木連接,鋪以板,圍以欄;一般河道碼頭采用直立式就可以了,道路和堆場、碼頭應該還有倉庫擋土墻的話做干砌片石砌筑防護就行規(guī)范有河港通用碼頭建設標準港口道路、堆場、鋪面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水工擋土墻設計規(guī)范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南北兩岸豎鐵柱4根,大木柱45根,有兩根各長50米的粗鐵繩,將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黃河結冰則拆除,春季則又重搭浮橋?!皝锌慈绿一ū?,冰泮河橋柳色青”的詩句,就是當時浮橋的寫照。蘭州古八景之一的“鎖蛟”也是指這種景色。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政府在蘭州道彭英甲建議和陜甘總督升允的贊助下,動用銀30.669萬兩,由德商泰來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國人滿寶本、德國人德羅作技術指導,將浮橋改建為長233.3米,寬7.5米的黃河一座鐵橋,初名“蘭州黃河鐵橋”,1942年改為“中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