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次氯酸鈉發(fā)生器成套設備
化鹽裝置
次氯酸鈉的消毒及氧化原理
次氯酸鈉的滅菌殺病毒原理大致有如下三種作用方式:
大家都知道,次氯酸鈉消殺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過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酸再進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態(tài)氧[O],新生態(tài)氧的極強氧化性使菌體和病毒上的蛋白質等
物質變性,從而致死病源微生物。其實,lv氣消毒的原理也主要是以產生出次氯酸,然后釋放出新生態(tài)氧[O]的方式。
次氯酸鈉發(fā)生器
1、現象:電源輸出電壓12V,電流低于原設置工作電流的20%(且設備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
原因:鹽箱中鹽濃度低或排堿過量或循環(huán)泵不工作。
解決:保證加鹽量;停止排堿或由陰極箱上的排氫口(15)向陰極箱加飽和鹽水;檢查磁力泵是否能正常工作。
2、現象:不加鹽時,鹽箱液位上升。
原因:進氣裝置液位過高或陽極箱進水閥(3)漏水。
解決:降低進氣裝置液位或更換陽極箱進水閥(3)。
次氯酸鈉發(fā)生器
1、采用管狀無隔膜同心電極,電極表層利用率高,設備產藥量快,可實現連續(xù)產藥。
2、帶自動反沖洗功能,不用人工操作,自動化程度高。
3、500L溶鹽箱,一次可溶解120公斤鹽。儲存量大,使用周期長,節(jié)省人力 。
4、全自動連續(xù)運行,自動溶鹽,自動配比稀鹽水,儲藥箱設高低液位,自動控制電解槽及計量泵的運行。隨著引進新技術的提高,次氯酸鈉發(fā)生器在國內技術獨樹一幟,高自動化外觀新穎獨特,高集成度。
工作原理
在鹽水溶液中含有Na 、H 和OH-、Cl-等幾種離子,按照電解理論,當插入電極時,在一定的電壓下.電解質溶液由于離子的移動和電極反應,發(fā)生導電作用,這時Cl-、OH-等負離子向陽極移動,而Na 、H 等正離子向陰極移動,并在相應的電極上發(fā)生放電,從而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相應的物質。次氯酸鈉發(fā)生過程為隔膜式自然循環(huán)形式,因此,鹽利用率高,電解過程電流效率高,次氯酸鈉產率大,能耗小,運行費用低。
大家都知道,次氯酸鈉消殺*主要的作用方式是通過它的水解形成次氯酸,次氯
酸再進一步分解形成新生態(tài)氧[O],新生態(tài)氧的極強氧化性使菌體和病毒上的蛋白質等物質變性,從而致死病源微生物。其實,lv氣消毒的原理也主要是以產生出次氯酸,然后釋放出新生態(tài)氧[O]的方式。根據化學測定,PPM級濃度的次氯酸鈉在水里幾乎是完全水解成次氯酸,其于99.99%。其特點是運行穩(wěn)定可靠,操作管理方便,易于膜清洗、更換及增設,但動力消耗高。其過程可用化學方程式簡單表示如下:
NaClO H2O =HClO NaOH HClO → HCl [O]
其次,次氯酸在殺菌、殺病毒過程中,不僅可作用于細胞壁、病毒外殼,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帶電荷,還可滲透入菌(病毒)體內,與菌(病毒)體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機高分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從而殺掉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