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汽機油
10W-40就是它的SAE標準粘度值,這個粘度值首先表示這個機油是多級機油,W代表WINTER冬天,W前面的數(shù)字代表低溫時的流動性能,數(shù)值越小低溫時的啟動性能越好。W后面的數(shù)字代表機油在高溫時的穩(wěn)定性能(即變稀的可能性),數(shù)值越大說明機油高溫的穩(wěn)定性能越好。SAE潤滑油粘度分類的冬季用油牌號分別為:0W、5W、10W、15W、20W、25W,符號W代表冬季,W前的數(shù)字越小,其低溫粘度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適用的氣溫越低;都說好車必須用好油。好的全合成機油能夠保護發(fā)動機、減少油耗、延長車輛的使用壽命。但自然也對應著格。因此對于一些使用全合成機油的新車主來說,把握合理的換油周期就顯得非常重要。那么,全合成機油多久換一次才對得起愛車和錢包呢?
想我年輕的時候,5000公里換一次機油是人盡皆知的“鐵律”,直到現(xiàn)在都有很多汽修廠遵守這個規(guī)則。但那個時候講5000公里換一次,是因為我們用的都是礦物油。和現(xiàn)在科學合成調配的全合成機油不一樣,那個時候的礦物油都是直接從里提煉出來的,雜質比較多,粘性強,溫度變化后機油的性能變化也很大,高溫天自己都能蒸發(fā)不少,如果5000公里了還不換,這機油基本也沒法正常使用了。
了解機油的人都知道,機油中的磷是抗磨劑和潤滑劑,對機油的性能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機油中廠家會加入適量的磷組分以提升機油的性能。在以前的汽車中,是沒有環(huán)保概念的,也沒有三元催化這樣的凈化裝置,因此在早期的機油中,磷的含量是比較高的,那時候主要是sf和sg機油。后來隨著汽車尾氣對環(huán)境的污染日益嚴重,電噴發(fā)動機的汽車開始安裝三元催化裝置,這時機油中過多的磷就成為了三元催化裝置的,很容易使三元失效。三元催化裝置的出現(xiàn),使得機油中的磷含量必須在0.12%以下,因此就開始出現(xiàn)了sh機油,很快又出現(xiàn)了sj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