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孩子回來后父母不要數(shù)落孩子,家長要熱情、親切地給孩子以溫暖。應該先讓孩子洗個澡,吃飽飯,睡個覺?;丶也灰扰u孩子的不是,應該問問孩子出去的幾天怎么度過的,在哪兒度過,孩子不愿意說就不要馬上問?!坝斜臼履銊e回來”之類的話千萬不能說,否則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二度出走。
緩和以后,父母應該和孩子進行一次平等的對話,父母首先應該從理解的角度肯定孩子返回的行為,指出孩子在整個過程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所犯的過失。如果家長、老師有錯誤要向孩子認錯,表示愿意與孩子共同努力改進親子關系、師生關系。要鼓勵孩子面對挫折。對于孩子犯的錯誤,可以把它作為一頁歷史翻過去,過后孩子犯錯時,不可舊事重提,老賬、新賬一起算,借此打擊孩子。要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是真的理解他、幫助他、愛他。
孩子叛逆,這或許成為了很多家長很頭疼的事情之一了,試著想一想,你每天在公司忙得昏天暗地,回家還要被孩子家里那個叛逆的孩子氣得個半死,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其實,據(jù)研究表明:孩子在心理進入青春期要早于生理進入青春期,在生理還沒明顯的變化的時候,已經使孩子心理進入青春期,并引起他的行為發(fā)生變化。
女孩一般是在9到12歲、男孩一般是在12歲以后進入青春期。在這兩個年齡段的孩子,因為青春期的到來,在心理狀態(tài)上顯示為更加敏感,更加的暴躁,而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的是果斷采取措施對孩子的不好行為做出指導和有效地約束他們的語言行為、動作行為。
正如孩子了解你的過程,在你對孩子發(fā)表任何看法之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下,他為什么會這么做,他這么做后會有什么感受,他期望別人怎么看他,他想從所做的事情中獲得什么。盡量多抽出些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多關注孩子的內心,嘗試著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嘗試著做孩子的朋友。
表揚和鼓勵的是孩子的行為,是過程,要讓孩子知道哪些地方做的好,因為什么被表揚和鼓勵。這樣他們才會在下次犯錯的時候,明白什么地方是錯誤的,什么地方是正確的。懂得了明白是非,也懂得了勇氣和積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