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值升高。在烘干過程中由于控制不好溫度容易引起玉米產生烘糊粒,一般在50度以下,對玉米的色澤和味道影響不大,脂肪酸值變化也不明顯。若糧食的溫度在60度以上時,玉米顏色發(fā)灰,還會出現焦糊粒,失去原有玉米甜味,脂肪酸值變化較大。新收獲的玉米脂肪酸值一般在15左右,很少有超過20的,不完善粒也低。而高溫烘干的玉米脂肪酸值和不完善粒中的破碎粒和熱損傷粒比較多,指標普遍高,有的還有烘糊粒,所以由于烘干條件的不適宜,引起了質量指標發(fā)生變化,不宜繼續(xù)儲存和流通,只有輪出。

糧食安則天下安。中國的糧食不僅連年豐收,還長期保持著充足的庫存,特別是小麥和稻谷兩大口糧,庫存大體相當于人民一年的消費量,是歷充裕的時期。那么,中國糧庫長啥樣?糧食是怎樣儲存保管的?日前,記者走進中央儲備糧北京順義直屬庫有限公司一探究竟。立秋過后,夏糧收購進程便接近尾聲了。在中央儲備糧北京順義直屬庫有限公司,自6月中旬以來,收購工作便已啟動。

糧食的水分變化與安全儲藏有著密切關系,糧食水分可以直接反映糧食安全性、穩(wěn)定性。正常的糧食都含有適量的水分,并且水分含量通常保持在一定范圍之內,這是糧食維持生命及保持其固有良種品質和食用品質所必需的。但如果糧食水分過多,則容易引起糧食變質等問題。干躁的糧食易存放,不容易長蟲長霉,可減緩熟化功效、降低損害、維持糧食的營養(yǎng)成分和服用質量。而濕糧則易得蟲、長霉、霉變、結團,乃至不可以食用。因此糧食在儲藏期間必須對其水分情況進行監(jiān)測。
近一段時間,糧食成了熱門的話題。據了解,一部分人怕糧食的價格上漲,就購買了一些大米、白面等糧食進行儲存。雖然有俗話講:“家里有糧,心中不慌”,但是筆者認為,這些人購買一些糧食也是比較多余了,國家有很大的儲備糧倉,也夠老百姓吃好幾年的。所以來說不要刻意的去購買糧食,隨吃隨買還是可以的,如果多購買了一些糧食,不及時吃也會成蟲長毛的。那么在農村里,用什么方法儲存糧食穩(wěn)妥呢?李子作為農村人,來和大家說一下儲存糧食的小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