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所謂的生啤、熟啤,是根據啤酒不同的殺菌方法命名的。生啤酒(鮮啤酒)是指包裝后不經巴氏滅菌的啤酒,其味道鮮美,但容易變質,不易保存。其四,是因為桶裝鮮啤酒的保質期不長,經銷商承擔了一定的風險,如果不能及時售出,會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生啤酒經嚴格的過濾程序,將雜質除去后,變成為純生啤酒(純鮮啤酒),這樣的啤酒存放幾個月也不會變質。生啤中的鮮酵母可刺激胃液分泌、增強食欲、促1進消化吸收,對瘦人增強體質、增加體重很有幫助。
熟啤酒是指經過巴氏滅菌、過濾后的啤酒,酒中的酵母已被加溫殺1死,不會繼續(xù)發(fā)酵,因而穩(wěn)定行好,可存放較長時間或用與外地銷售,較適合胖人飲用。
啤酒的釀造技術是由埃及通過希臘傳到西歐的。公元1~2世紀﹐古羅馬政治家普利尼(公元62~113)曾提到過啤酒的生產方法﹐其中包括酒花的使用。中世紀以前﹐啤酒多由婦女在家庭釀制。到中世紀﹐啤酒的釀造已由家庭生產轉向修道院﹑鄉(xiāng)村的作坊生產﹐并成為修道院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修道院的主要飲食是面包和啤酒。中世紀的修道院﹐改進了啤酒釀造技術﹐與此同時啤酒的貿易關系也建立并掌握在牧師手中。中世紀的修道院﹐改進了啤酒釀造技術﹐與此同時啤酒的貿易關系也建立并掌握在牧師手中。中世紀﹐在歐洲可用啤酒來向教會交納什一稅﹑進行交易和向政府繳稅。在中世紀的德國﹐啤酒的釀造業(yè)主結成了堅犟的同業(yè)公會。使用啤酒花作苦味劑的德國啤酒也已輸往國外﹐不來梅﹑漢堡等城市均因此而繁榮起來。17~18世紀﹐德國啤酒盛行﹐一度使葡萄酒不景氣。
1857年﹐L.巴斯德確立生物發(fā)酵學說﹔1845年﹐C.J.1巴林闡明發(fā)酵度理論﹔1881年﹐E.漢森發(fā)明了酵母純粹培養(yǎng)法﹐使啤酒釀造科學得到飛躍的進步﹐由神秘化﹑經驗主義走向科學化。蒸汽機的應用﹐1874年林德冷凍機的發(fā)明﹐使啤酒的工業(yè)化大生產成為現實。目前全世界啤酒年產量已居各種酒類之首﹐已突破100000Ml。啤酒經煮過后,其酒精成分皆已揮發(fā)殆盡,只保留其香味,因此變成了一種風格獨特的飲料。1986年全世界生產啤酒101588.7Ml。產量位於前10名的國家見表1 1986年啤酒產量居前10名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