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是什么,讓它能獨攬藏族風情?
腹腔里的琴背與皮膜之間置有一個松木音柱,琴背表面刻有七條豎向凸條花紋或在同一位置粘以細木條,既外表美觀,演奏時又避免琴身滑動。琴頭先向后、再朝前彎曲、呈半圓形,頂端一般無飾。也有的扎木聶琴頭刻以龍頭雕飾,民間稱其為“龍頭琴”。弦槽通透,弦軸六個分列兩側(cè)(左右各三),弦槽之下設山口。琴桿細長而中空,正面向下將桿身挖出空槽,桿壁厚度以1.5厘米為宜,其上再粘以紅木指板,表面不設品位。置木制橋空馬,張六條羊腸弦或絲弦。
海南藏族扎木聶彈唱獨具風格
海南藏族扎木聶彈唱獨具風格,既保留海南地區(qū)藏族民間音樂的元素,也吸引了當?shù)卣f唱、舞蹈音樂的旋律,其特點是兩個樂名和引子,基調(diào)屬本引樂段,來回反復,有唱有白,節(jié)奏整齊,活潑流暢??捎梢蝗嘶騼扇藦棾?,也有多人合唱,配合簡單的動作。扎木聶彈唱的音域一般在十一度之間,以商、徴及宮調(diào)式為主,屬五聲音階,也有個別六聲音階的曲子,唱詞為多段體敘事詩,有固定的曲調(diào)。
復弦定音法
這種復弦定音法,我們還可以在中國的其他少數(shù)民族樂器中見到。比如新疆維吾爾族的郎諾歌謠四Rewab(其弦制為主奏弦兩弦一音g-g,演奏弦兩弦一音d-d)、北疆的五弦Tanbur(主奏弦兩弦一音G-G,伴奏弦三弦二音d-G-G)、六弦Rabab(主奏弦兩弦一音?f1-?f1,伴奏弦四弦三音d2?g?c1?c1),還有藏族的六弦扎木聶實際上亦為三組復弦,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