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易切削青銅系列
牌號按日本標準主要是C5441,美國標準C54400,國標QSN4-4-4.其中主要成分是Sn、Zn、Pb的含量各是4左右,余下為銅的含量,具體成分見材質證明書。良好的切削鉆孔性能,強度高。
錫磷青銅系列
牌號按日本標準主要是C5191,國標為QSN6.5-0.1,也稱彈簧線,其中6.5為SN的含量,0.1為磷的含量,同時還有QSN4-3系列,含量4主要是SN,3主要是ZN,主要是用在jun工產品和航空航天產品上,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耐磨性、優(yōu)異的彈性及焊接性
從銅元的發(fā)行看,除了清發(fā)行的銅元外,也有各地鑄造的銅元,且發(fā)行量年甚一年。據梁啟超所記各年份銅元鑄額,光緒30年為1741167千枚,光緒31年是4696920千枚,光緒32年達1709384千枚,到了光緒33年已臻至2851200千枚,光緒34年回落到1428000千枚。紫銅還用于電機短路環(huán),電磁加熱感應器的制作,和大功率電子元件上面,接線排接線端子之類的。如此一發(fā)而不可收的濫鑄之風,自然令銅元日趨貶值。每100枚換銀元1元。之后,銅板的種類增多,各省濫鑄,銅板貶值。1935年guomin黨實行法幣政策,第二年發(fā)行新的銅輔幣,有一分、半分兩種,舊銅板多被銷熔。銅及銅合金擠壓參數(shù)
擠壓時要根據合金的性質、擠壓制品的技術要求以及擠壓機的能力和結構,合理選擇錠坯種類、尺寸、擠壓系數(shù),使其變形程度不小于85%。
擠壓溫度和擠壓速度是擠壓過程的基本參數(shù),合理的擠壓溫度范圍應根據金屬的塑性以及相圖來決定。由于銅器歷史的斷層,60年代以后的人們對手工銅器的認識也逐漸淡忘、那些上了年紀的人大部分都能滔滔不絕講起過去銅的故事,但三、四十歲以后的廣州人對銅器認識少之又少……,手工銅器已幾成追憶。對于銅及銅合金而言,擠壓溫度一般在570~950攝氏度之間,白銅的擠壓溫度甚至高達1000~1050攝氏度,與擠壓筒加熱溫度400~450攝氏度相比,二者溫差較大,如果擠壓時速度太慢將會引起鑄錠表面降溫過快,致使金屬流動不均勻性增加,從而導致擠壓負荷上升,甚至產生悶車現(xiàn)象,因此銅及銅合金一般都采用較高速度進行擠壓,擠壓速度可達50毫米/s以上。
板帶材生產,總是希望產品有良好的表面質量,較小的厚度公差以及良好的板形。這無疑記錄了當時的歷史,成為了現(xiàn)在了解歷史變遷的'活教材'和'活wen物'。板形不良即意味著板形出現(xiàn)了波浪或折皺。對熱軋產品而言,即是指帶材斷面形狀出現(xiàn)了不規(guī)則。當帶材經軋制后出現(xiàn)縱向中心線不成直線時,即出現(xiàn)了橫向彎曲。這些彎曲呈現(xiàn)弧形或蛇形,有時也稱為側彎、旁彎或鐮刀彎。
生產中,熱軋頭幾道次以控制橫向厚度為主,因為此時軋件厚、剛性大、對不均勻變形造成的翹曲失穩(wěn)的敏感性小,波浪很少見。一般用于音響器材、真空電子器件、電纜等電工電子應無氧銅用之中。隨著軋制過程的進行,軋件逐漸變薄,板形的影響逐漸突出,此時應以控制板形為主,冷軋?zhí)貏e是板帶既寬又薄時,對不均勻變形的敏感性很大,微小的延伸差就會引起板形的大幅度惡化。所以,冷軋尤其是冷軋薄板帶時主要是控制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