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反滲透膜的分離孔徑106cm至10
反滲透裝置 反滲透膜的分離孔徑10-6cm至10-7cm,能去除水中的有機物(三鹵中間體、膠體、懸浮物、微生物、細菌、藻類、霉類等)、熱源、病毒等物質,流體經(jīng)級預處理過濾后的水再經(jīng)反滲透RO膜主機深層分離處理后,進入純水箱。脫鹽率高達98%(根據(jù)具體情況,膜過濾分為一級或二級反滲透處理,本套水處理系統(tǒng)為一級反滲透處理工藝。一個良好的設計可保證整個系統(tǒng)在3年內(nèi)不用更換膜元件(使用壽命與水源水質有關);在線電導率顯示儀,隨時動態(tài)顯示凈水生產(chǎn)的水質狀態(tài)。高壓泵,提供膜透過水的工作壓力保持產(chǎn)水率。本套水處理系統(tǒng)為單級反滲透處理工藝)。
膜技術具有怎樣的分離能力?
膜技術具有怎樣的分離能力? 反滲透是目前精密的液體過濾技術,反滲透膜對溶解性的鹽等無機分子和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機物起截留作用,另一方面,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透過反滲透膜,典型的可溶性鹽的脫除率為>95~99%。 操作壓力從進水為苦咸水時的7bar(100psi)到海水時的69bar(1,000psi)。納濾能脫除顆粒在1nm(10埃)的雜質和分子量大于200~400的有機物,溶解性固體的脫除率20~98%,含單價陰離子的鹽(如NaCl或 CaCl2)脫除率為20~80%,而含二價陰離子的鹽(如MgSO4)脫除率較高,為90~98%。 超濾對于大于100~1,000埃(0.01~0.1微米)的大分子有分離作用。所有的溶解性鹽和小分子能透過超濾膜,可脫除的物質包括膠體、蛋白質、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多數(shù)超濾膜的截留分子量為1,000~100,000。微濾脫除顆粒的范圍約0.1~1微米,通常情況下,懸浮物和大顆粒膠體能被截留而大分子和溶解性鹽可自由透過微濾膜,微濾膜用于去除細菌、微絮凝物或總懸浮固體TSS,典型的膜兩側的壓力為1~3bar.
反滲透高鹽濃水處理現(xiàn)況
目前,國內(nèi)外常用的反滲透高鹽濃水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
1.提高回收率;
2.直接或間接排放
3.通過各種處理之后進行綜合利用;
4.蒸發(fā)濃縮以及去除污染物,終達到零排放的目的。
反滲透濃水處理技術工藝
反滲透濃水處理量是非常大的,其特點是含鹽量超高,在反滲透濃鹽水零排放以及可回收資源利用的基礎上,采用下面的工藝流程進行處理,終達到零排放的目的。
1.蒸餾—結晶工藝過程
蒸餾法處理反滲透高鹽濃水一般多采用蒸餾一結晶工藝。它是淡化脫鹽方法,是依據(jù)從海水淡化技術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該技術是把反滲透含鹽濃水加熱之后 ,使之沸騰直至蒸發(fā),再把水蒸汽冷凝成淡水、濃縮液進一步結晶制鹽的過程。該方法的技術依據(jù)主要有多效蒸發(fā)、蒸汽冷凝等技術。
2.膜蒸餾一結晶工藝過程
采用膜蒸餾分離技術和蒸發(fā)結晶相結合組合。比較其他的膜分離過程,具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1.截留率高;
2.能耗低:
3.設備簡單;
4.能有效處理反滲透設備不能處理的高濃度高鹽廢水。還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的優(yōu)勢,膜蒸餾一結晶還是膜蒸餾和結晶兩種分離技術的耦合。
首先膜蒸餾過程是去除溶液中的溶劑,將反滲透濃鹽水濃縮至過飽和狀態(tài)使其結晶,然后在結晶器中得到晶體,這個過程中溶劑蒸發(fā)和溶質結晶過程中分別在膜組件和結晶器中完成,此項技術可以利用低熱值廢熱,節(jié)約能耗時低溫的操作條件對膜和設備的機械性能要求較低,可減少總投資和維修保養(yǎng)成本。
3、濃鹽水低溫利用—蒸發(fā)-結晶工藝過程
濃鹽水的低溫利用—蒸發(fā)-結晶工藝,采用海水淡化技術,利用降溫余熱和蒸餾濃縮的工藝將反滲透濃鹽水多效蒸發(fā),補充水為回收蒸發(fā)的淡水,后把蒸發(fā)結晶后的殘留鹽渣進一步處理,實現(xiàn)高含鹽廢水的零排放與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