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抗震支架
抗震支架本身材質(zhì)有哪些?有什么優(yōu)劣?
市場上一般采用的是Q235B,有冷鍍鋅(電鍍)和熱浸鍍鋅,冷鍍鋅鍍鋅層厚度比較薄,熱鍍鋅鍍鋅層厚度比較厚點,目前支架較多采用的是熱浸鍍鋅(鍍鋅層厚度一般在70~80μm),配件配件采用電鍍(鍍鋅層一般在幾個μm)。還有些廠家支架采用其它材料的,如我們考察了一個廠家推薦使用鋅鋁鎂型材,據(jù)說此材料防腐性能較好,但價格也貴一些。
抗震支吊架的施工要點
1每段水平直管道應在兩端設置側向抗震支吊架。
2每段水平直管道應至少設置一個縱向抗震支吊架。
3水管及電導管允許縱向偏移但不得大于側向支吊架間距的1/16。
4風管、電纜橋架允許縱向偏移但不得大于其寬度的兩倍。
5水平管道應在離轉(zhuǎn)彎處0.6m范圍內(nèi)設置側向抗震支吊架。
6當水平管道通過垂直管道與地面設備連接時,管道與設備之間應采用柔性連接,水平管道距垂直管道0.6m范圍內(nèi)設置側向支撐,垂直管道底部距地面大于0.15m應設置抗震支撐。
7當抗震支吊架吊桿長細比大于100或當斜撐桿件長細比大于200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8所有抗震支吊架應和結構主體可靠連接,當管道穿越建筑沉降縫時應考慮不均勻沉降的影響。
9水平管道在安裝柔性補償器及伸縮節(jié)的兩端應設置側向及縱向抗震支吊架。
10沿墻敷設的管道當設有入墻的托架、支架且管卡能緊固管道四周時,可作為一個側向抗震支撐。
11連接立管的水平管道應在靠近立管0.6m范圍內(nèi)設置個抗震吊架;當立管長度大于1.8m時,應在其頂部及底部設置四向抗震支吊架。
當立管長度大于7.6m時,應在中間加設抗震支吊架;當立管通過套管穿越結構樓層時,可設置抗震支吊架;當管道中安裝的附件自身質(zhì)量大于25kg時,應設置側向及縱向抗震支吊架。
12門型抗震支吊架至少應有一個側向抗震支撐或兩個縱向抗震支撐;同一承重吊架懸掛多層門型吊架,應對承重吊架分別獨立加固并設置抗震斜撐;門型抗震支吊架側向及縱向斜撐應安裝在上層橫梁或承重吊架連接處;當管道上的附件質(zhì)量大于25kg且與管道采用剛性連接時,或附件質(zhì)量為9kg~25kg且與管道采用柔性連接時,應設置側向及縱向抗震支撐。
【抗震支撐系統(tǒng)國外沿革】
1947年,NFPA13規(guī)定建筑自動噴淋消防系統(tǒng)的抗震支架設計方式,也就是說美國早是在消防領域開始了抗震領域的設計要求。隨后在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又開始定義了建筑機電抗震支架系統(tǒng),應用于水、暖、風、電等機電設備的抗震需求。
【抗震支撐系統(tǒng)國內(nèi)發(fā)展】
2008年之前,國內(nèi)項目應用基本無機電抗震的概念,可以說空白。5.12汶川di震后,建設部對原GB50011-2001《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先后兩次進行緊急修訂幵頒布新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發(fā)文要求 “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裂”。
【什么是機電抗震支架系統(tǒng)?】
定義:
與建筑結構體牢固連接,以di震力為主要荷載的抗震支撐設施,由錨固體、加固吊桿、抗震連接構件以及抗震斜撐組成。
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必須把好抗震設計和施工兩道關??拐鹪O計必須按照抗震設防要求和抗震設計規(guī)范進行。根據(jù)當前的震害經(jīng)驗和理論認識,良好的抗震設計應盡可能地考慮下述原則:
(1)場地選擇。場地選擇的原則是避開時可能發(fā)基失效的松軟場地,選擇堅硬場地。
(2)體形均勻規(guī)整。無論是在平面或立面上,結構的布置都要力求使幾何尺寸、質(zhì)量、剛度、延性等均勻、對稱、規(guī)整,避免突然變化。
(3)提高結構和構件的強度和延性。結構物的振動破壞來自動引起的結構振動,因此抗震設計要力圖使從地基傳人結構的振動能量為,并使結構物具有適 當?shù)膹姸取偠群脱有?,以防止不能容忍的破壞。在不增加重量、不改變剛度的前提下,提高總體強度和延性是兩個有效的抗震途徑。
(4)多道抗震防線。使結構具有多道支撐和抗水平力的體系,則在強的作用下,建設工程的一道防線破壞后尚有第二道防線可以支撐結構,避免倒塌。
(5)防止脆性與失穩(wěn)破壞,增加延性。脆性與失穩(wěn)破壞常常導致倒塌,故應防止。這種破壞常見于設計不良的細部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