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高壓旋噴樁與型鋼(H型鋼)相結合的類似SMW工法是較為適用的支護方式之一。它具用施工占地面積小、效果好、適應性強、施工快捷簡便等諸多優(yōu)點,近年來在許多工程中得到應用。在挖方較深,鄰近有建(構)筑物、地下管線、性道路等不能放坡開挖的情況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型鋼與高噴樁組合支護工藝,就是在剛施工完成的高噴樁體內插入型鋼,既利用高壓旋噴樁形成的止水帷幕起到止水作用,又利用型鋼的抗彎能力有效的抵抗基坑外側土體的變形,以達到基坑穩(wěn)定的目的。
1、旋噴樁設計
(1)設計中采用的各巖土層主要物理力學指標及相關參數(shù):
備注:上表中, r 為重力密度; c為粘聚力; φ為內摩擦角(帶*為等效內摩擦角);frb為巖土體與錨固體粘結強度特征值(注漿強度等級為M30)
(2)設計方案及工藝參數(shù)
冒漿:旋噴時高壓噴射流在地基中切削破壞土體,其加固范圍就是噴射距離加上滲透部分長度為半徑的圓柱體。一部分細小的土粒被噴射漿液所置換,隨著液流被帶到地面上(俗稱冒漿)。
在旋噴過程中往往有一定數(shù)量土粒隨著一部分漿液沿著注漿管壁冒出地面,通過對冒漿觀察,冒漿量小于注漿量20%為正常現(xiàn)象,超過20%或完全不冒漿者,應查明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
地層中有較大空隙而引起不冒漿,則可在漿液中摻加適量的速凝劑,縮短固結時間,使?jié){液在一定范圍內凝固,另外,還可在空隙地段增大注漿量,填滿空隙,再繼續(xù)正常旋噴。
冒漿量過大是有效噴射范圍與注漿量不適應所致,可采取提高噴射壓力;適當縮小噴嘴孔徑;加快提升和旋噴速度等措施,減小冒漿量。
結合工程生產實際情況,無論是單管法、二重管法,還是三重管法高壓旋噴樁施工,在高壓旋噴樁施工中,常會出現(xiàn)鉆孔沉管困難、偏斜、冒漿、凹穴和旋噴樁固結體強度不均、縮徑等施工問題,采取何種措施進行預防和處理以上施工問題,積極總結高壓旋噴樁工程施工經驗與教訓,為開展今后高壓旋噴樁工程施工中積累經驗。
3.殘積層(Qel) 含礫砂質粉質粘土○ 23:母巖為花崗巖,褐黃色,夾灰白色,花斑狀,硬塑,含礫、砂約20~45%,成分為石英,粒徑0.5~3.0mm為主。厚度25.7m~0.6m,平均厚度6.8m。標準貫入試驗N=8~23擊,平均值22.9擊。
4.下伏基巖 下伏基巖絕大部分為燕山早期侵入的呈巨大巖基或巖株產出的花崗巖侵入體,巖性以中細粒角閃石黑云母花崗巖(下稱花崗巖)為主,按風化程度在垂直方向上可分全、強、弱三個風化帶。除了上述四個風化帶外,由于受斷層、裂隙和地下水的作用影響,常形成球狀風化、槽(囊)狀風化和夾層風化等。球狀風化主要見于全、強風化巖體內。試驗涉及的花崗巖風化帶的特性如下:
全風化帶:巖體呈碎屑狀風化,母巖的結構已完全破壞,以疏松狀巖石為主,夾少量巖石碎屑,局部夾球狀風化。除石英外,其余礦物均風化呈次生礦物,具有浸水緩慢崩解的特點,縱波速度Vp=1681 m/s~2941 m/s。標準貫入試驗算術平均值34.8擊。全風化帶厚度4m~35m不等,地形高程越高,全風化帶厚度越大。
強風化帶:母巖顏色大部分改變?yōu)辄S色、黃褐色,原巖中長石大部分風化成高嶺土,由疏松至半疏松狀巖石夾堅硬至半堅硬巖石組成,巖體完整性差,巖石多成碎塊狀,RQD值低,一般小于25%,強度低。經巖石物理力學試驗,其天然抗壓強度為1.71MPa;Vp=1835 m/s~4651m/s。巖體厚度較薄,分布不均一,一般厚2.0m~4.1m,局部受構造的影響,厚達12.5m。
高壓旋噴樁施工對淤積、粘土、黃土、砂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都有良好的處理效果。
高壓旋噴樁施工的泥漿處理措施:
1、泥漿池及沉淀池必須采用薄膜覆蓋,防止泥漿滲漏污染環(huán)境。
2、泥漿池、沉淀池周圍必須用安全網圍蔽,并設醒目的警示標志。
3、施工過程中,必須利用泥漿車將廢泥漿和鉆渣及時運至有關部門地點。
4、泥漿外運必須辦理有關部門核發(fā)的余泥排放證。
5、建立車輛清洗保潔責任制度。泥漿外運車輛,必須在洗車池進行車輛清洗,凡車身有污跡、有明顯浮土,車底、車輪附有大量泥沙,影響市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市容觀瞻的,在進入市區(qū)前應當將車輛清洗干凈。車輛進入市區(qū),必須保持車體整潔。
6、旋噴樁施工完畢,必須及時清理場地,保證場地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