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法桐對于凈化空氣有著良好的作用
很多人一聽說法桐這個名字,就會覺得這是一種外國栽種的樹木,其實并不是這樣的,法桐老早就被引進中國栽種了,只不過熟知的人比較少而已,基本上大城市里面都會有這種樹木的存在,法桐的優(yōu)勢是有很多的,不僅樹木可以用來制作木材方面,獨特寬大的葉子也能夠凈化城市里的污染空氣,基本上城市兩邊馬路上都會栽滿樹木,這樣也是為了吸收城市邊的灰塵,使其達到綠化的效果。
只要是樹木類的,人們就會覺得肯定是很好養(yǎng)活的,而且不用顧忌環(huán)境濕度溫度這樣的,其實有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任何樹木都不具備這樣的特征,尤其是法桐這樣的樹,其實對于生長環(huán)境和要求來講并不是很復雜,
但是對于一些國內(nèi)城市來講還是有針對性的,比如法桐不喜歡特別干燥的環(huán)境,太過炎熱的環(huán)境也不行,在栽種的過程中要隨時能夠保持水分充足,環(huán)境好是以溫暖和陰涼為主,雖然很能抗嚴寒但是也要做好抗寒準備,對于土地生長而言,是適合中性或者是微酸的土地,同時要能及時的排水。
目前法桐已經(jīng)作為城市綠化主要的樹木之一,雖然對環(huán)境和溫度有著要求,但只要及時的進行管理方法,在生長率上還是能夠達到的,獨有的寬大的葉子,能夠吸收空氣中的灰塵和細菌,也能調(diào)節(jié)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平衡,作為城市中的綠化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法桐栽植時的注意事項
法桐苗高2.5米、胸徑4公分,應有5個或更多的分枝,苗還應有2次分枝;根系大概有2至3次支、側根及大都須根,在圃地大概經(jīng)過至少一次移栽;苗干應無折斷和傷痕,無越冬蟲卵或孔洞,色彩是淺灰色,芽苞灰中帶紫褐色而潤滑,萌生時轉綠后掉落。
胸徑4公分的法桐應為2-3年生,它們在圃的株行距應為50×80公分,是移植過的苗。挖苗時應帶根冠至少為35公分,根深應在25公分以上;將根系在此規(guī)模徹底堵截,不能生拉硬扯至根系劈裂、撕折受傷。
樹苗挖出土后,不得在空曠地露出過長時刻,2小時以上應噴水防止根系枯燥失水枯死,否則應不將根上宿土抖掉以保濕,到裝運時再抖土,運苗旅程超越2小時者,應在苗根上噴水并用苫布或薄膜掩蓋堅持根系濕潤。運到栽植現(xiàn)場后當即栽植,3小時內(nèi)栽不完的苗應假植。
樹苗栽前要查看質(zhì)量是不是合格,挖苗是不是有損害,栽植不行過淺或過深,比原深度稍深不超越3公分為好。栽植坑應使根系悉數(shù)舒打開,不要使根曲折。填土應先填挖出的表土,填一層后用手往上輕提一下使根須理順后踐踏,踩時先用力將坑沿踩緊后再踩根頸下部。一定要踩實,然后再填基層土,再踐踏,直至填完并都踩緊。
栽完一批后當即灑水,遍水和第二遍水距離約5至7天,都要澆透,今后約10天澆第三遍水,也要澆透。三遍水后地上見干要松土保墑,今后應視天氣情況灑水。樹苗發(fā)芽后需水量添加,切不行以為發(fā)芽了就不再灑水。
苗圃上肥,應在秋季整地時聯(lián)系施用。有機肥應充沛腐熟無大臭氣,不能用鮮糞,化肥一定要操控施用量,并須與灑水合作。春季栽苗不當即上肥,應待發(fā)芽成長到夏至后再用,這時溫度高,樹木成長旺盛而耗費大,需求分解構成越冬芽。新栽苗通常不上肥,由于根部多有創(chuàng)傷,很易受害。
法桐的管理養(yǎng)護
法國梧桐的栽植時間是春季3月份,掘苗根系要保證不低于胸徑的10~12倍。胸徑5cm以上的大苗移栽,為確保成活,減少樹體蒸騰,栽前可在3~3.5m高處定干,把以上枝條全部抹去。鋸口涂防腐劑,用白調(diào)合漆、石灰乳均可。
栽后立即澆透水1遍,然后每隔7天澆1次,澆足澆透,連澆3~4遍,澆后中耕、松土。秋季每株施有機肥50~75kg,踏實、澆水,樹干基部培土進行防寒越冬。如此精細管理,成活率可達98%左右。
修剪
1、樹形選擇。懸鈴木具有通直的主干,枝條開展,通常用闊大的自然形樹冠。作行道樹時,方式一般采用杯狀形,若上方無架空線也可采用開心形,作庭蔭樹時,以自然直干形或多主枝形為主。
2、修剪。在第2 年的冬季定干,樹高3~3.5m處剪去梢部,將分枝點以下主干上的側枝剪去。第3年待苗木萌芽后,選留3~5個處在分支附近、生長粗壯的枝條作主枝,其余分批剪去。冬季對主枝留50 ~80cm短截,剪口芽留在側面,盡量使其處于同一水平面上,
翌春萌發(fā)后各選留2 個3級側枝斜向生長,即形成“三股六叉十二枝”的造型,經(jīng)3~4年培育的大苗,胸徑在7~8cm上,已初具杯狀形冠型,符合行道樹標準,可出圃。杯狀形行道樹栽植后,4~5年內(nèi)應繼續(xù)進行修剪,方法與苗期相同,直至樹冠具備4~5級側枝時為止。以后每年休眠期對當年生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