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自閉癥zui常見的錯誤認識就是將目的與手段混淆,如:誤以為訓練的目的僅僅是讓孩子學會識別顏色,因而在訓練過程中強迫孩子長時間被動配合,這樣做的結(jié)果往往是:孩子可能學會了幾種顏色,但他對于訓練活動--- 這一必須與人交往的過程產(chǎn)生恐懼和厭倦。而這只會對孤獨癥患兒潛在的社會適應(yīng)能力起到破壞作用,甚至使他們越來越難以與人配合,愈發(fā)自閉。所以在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教孤獨癥兒童識別顏色時,訓練者首先要意識到:識別顏色首先是借以與患兒發(fā)生交往的手段,而導入愉快的交往則是目的。
在明確這一點后,訓練者的任務(wù)就是把握如何讓患兒在愉快的交往中學習識別顏色,及在識別顏色的過程中體驗愉快的交往。事實是(不只是對于孤獨癥患者)對所有的人來說,要想順利地融入社會生活,首先取決于每個人是否“樂意參加”,而不是靠被動的壓力。大量訓練療法的有效性研究證明:在對孤獨癥患者進行感知及人際交往障礙訓練時,訓練者(zhi療者)與患者之間的關(guān)系是關(guān)鍵中的關(guān)鍵。能否建立融洽的關(guān)系是衡量該項訓練是否有效的zui重要的標志。
自閉癥學生的學習特點: 理解和思考力 — 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足,語言理解力較弱,難于掌握指示和要求。同時,他們較著重事物的某些部分或細節(jié),未能掌握重要部分和整體概念,也不擅于把相關(guān)的事情聯(lián)系起來,找出其中的關(guān)系,歸納成有意義的概念或因果關(guān)系。因此,學生較難同時處理多項資料。他們的想像力亦較弱,較難理解符號及抽象概念。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不擅于掌握不同問題的共通性,也不懂得應(yīng)用已掌握的概念和經(jīng)驗去解決問題,并且難以獨立進行較復(fù)雜的學習活動。感知和學習方式 — 學生的視覺辨別和記憶力較強,因此他們在抄寫或按顏色和形狀進行分類、配對、排列、拼圖等方面的表現(xiàn)較佳,但對文字所表達的意義可能完全不理解。此外,他們的聽覺辨別和接收能力較弱,往往未能充分理解講授和口語提示的內(nèi)容。
有哪些表現(xiàn)?
首先,比較核心的表現(xiàn)是跟家人不親密。比如給孩子喂奶時,孩子跟媽媽之間沒有眼神交流;伸手抱孩子時,他們沒有有意的“伸手”迎接姿勢,身體不會靠近抱他的人,不會對大人微笑。
第二,沒有正常的情感反應(yīng),并存在社交障礙。他們對別人的痛苦無動于衷,遇到困難時不主動尋求幫助,不會通過眼神交流來表達感情和自己的要求;摔倒了不怕疼,對鮮亮的顏色、玩具沒有反應(yīng);對父母不依戀,但對陌生人又不感到害怕,不喜歡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就算在一起玩,其方式也很奇怪,比如說,喜歡把別人推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