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結構要合理
模具是壓鑄件的主要工具,因此,在設計模具時,應盡量注意使模具總體結構及模具零件結構合理,便于制造,便于使用,安全可靠。要使模具在壓鑄中不變形,金屬液在模內流動穩(wěn)定,能均勻地使鑄件冷卻,能全自動壓鑄而無故障。此外,要根據(jù)生產批量、材質情況等合理地選用適宜的模具材料。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結構要合理
從強度的觀點來看,把模具零件設計成整體的好,堅固耐用,在使用中不易損壞,不易變形。但是,如果壓鑄件形狀復雜,模具零件也復雜,會使模具加工困難,加工的精度不高。若把模具零件做成組合式,則加工大為簡化,易獲得高的加工精度,進而可獲得高質量的壓鑄件。
合理設計加工余量壓鑄件設計時應盡量避免機加工
合理設計加工余量
壓鑄件設計時應盡量避免機加工,機加工會破壞零件表面的致密層,影響零件機械性能;會使壓鑄件的內部的氣孔暴露,影響表面質量,同時也會增加零件成本。壓鑄件無法避免機加工時,應盡量避免切削量較大的設計,結構設計盡量便于機加或減小機加面積,減小機加成本。
壓鑄件上部分尺寸精度要求較高,或某些平面表面粗糙度要求高,壓鑄工藝很難達到要求,這時候就需要進行后續(xù)加工,對這部分結構,設計時應盡量預留加工余量。壓鑄件表面的強度,硬度比內部高,機加工時要注意保留表面的致密度,所以機加工的余量也不能余量過度,機加過多很可能會產生氣孔,外表面缺陷。表4為機加余量預留參考。
鋅合金的主要成份是鋅,還有鋁。它們都是金屬,化學穩(wěn)定性差,在空氣中容易氧化、腐蝕,所以必須電鍍或涂裝。鋅合金容易壓鑄、材料成本低、加工費用低,只要受力不太大,而形狀又比較復雜的工件,常常用鋅合金取代銅、鐵等其他金屬材料。
鋅合金壓鑄件表面狀態(tài)的質量控制
工件的幾何形狀設計
鋅合金鑄件在設計其幾何形狀時,盡量避免盲孔深的凹部等結構,因此,要求在零件設計時,在不影響外觀和使用的部位,留出便于溶液、氣體流動的排泄工藝孔。這樣不僅能很好地實施鍍覆,而且減輕了鍍液被污染的程度。
壓鑄件的模具設計和壓鑄工藝
鋅合金壓鑄件表面是致密層,厚度約0.1mm,內部則是疏松多孔結構。在模具設計和采用壓鑄工藝時,盡量使工件表面光滑,減少裂紋、氣孔、冷隔縫隙、飛邊及毛刺等鑄造缺陷。為此,必須進行機械清理,這時應避免損傷表面致密層,以免露出多孔的基體造成電鍍困難,并影響電鍍質量。鋅合金壓鑄時常常使用脫模劑,對脫模劑的使用和去除應給予一定的重視,它是影響鍍層結合力的因素之一。